第(3/3)页 可是在洪武朝中,刘伯温注定无法得志,更是不能得到朱元璋绝对的重用。 因为刘伯温清高,自视不凡,虽然表面上对朱元璋毕恭毕敬,但是内心非常孤傲。 朱元璋何等人物,岂能看不出刘伯温内心的想法,所以刘伯温悲惨的结局,是注定的。 而李进呢?在朱元璋看来,比刘伯温更危险。 刘伯温至少还知道一些纲常伦理,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,信奉君为臣纲,君让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 但是朱元璋在李进身上,根本看不到半点对皇权的敬畏。 李进虽然是读书人出身,可是他却绝不信奉读书人的那一套。 从李进的言行举止,就可以看出,李进绝不是拘泥于规则的人。 做事情无所顾忌,想法天马行空,说干就干。 甚至还说出,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雠的大逆不道之言。 如果不是爱惜李进的才华,李进早就被朱元璋给弄死无数次了。 可也正是李进如此惊艳绝伦的才情,才让朱元璋更加忌惮。 朱元璋脸色复杂的看向朱标,说道: “标儿,李进此人不能以常理度之。” “他忠心不是咱们朱家,而是整个百姓。” “日后若是你用此人,可以偏信,但是绝对不能重用,更不可使李进成为宰相。” 朱标满脸疑惑,不明白朱元璋这话是什么意思。 “父皇,为什么不能重用李进?” “既然他忠心的是百姓,那不就和咱们皇室一条心?” “父皇曾经教导儿臣,要以百姓为重,不正是这个道理吗?”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: “有些事,李进可以做,但是有些事情,就只有咱们才能做。” 看到朱好似还不明白,朱元璋摇了摇头,不再多说。 大明虽然已经建立,但是仍旧有百姓食不果腹,四方战事也还未停歇,任重而道远。 来日方长,朱元璋以后有的是时间教导自己这个寄予厚望的儿子。 第(3/3)页